欢迎访问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大主页 加入收藏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正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6-04-18 09:54   审核人:   (点击: )

(适用二级学科:083201 食品科学、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一、学科简介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培养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学科目前设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3个二级学科。在大豆深加工理论与应用、食品生物技术、功能性食品、粮食油脂工程与副产品综合利用、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等12个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特色。

学科历经多年建设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协作精神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任教师22名(其中教授6人、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吉林省管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

学科自2005年以来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2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36篇),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6项、获发明专利13项、长春市科技进步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1项。

学科设有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和农产品深加工吉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二、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本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培养掌握食品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扎实的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外文科技论文的基本写作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三、二级学科与研究方向 

(一)083201食品科学

1.食品酶工程

2.食品微生物

3.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

4.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

(二)083202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

1.大豆深加工理论与应用

2.谷物科学与加工技术

 3.蛋白质化学与工程

4.油脂化学与工程

(三)083203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1.功能碳水化合物

2.食品生物技术

3.农产品加工与储藏

4.农产品加工工程与设备

四、学制与学分 

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其中约一年半的时间用于完成课程学习、调研、选题和开题报告等工作,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硕士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

2.根据教学计划研究生应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取得学分。培养中要注重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采用自学方式获得学分。

3.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指导小组成员要协助导师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发挥集体培养优势。硕士生入学一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

4.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校内,同时加强与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联合,以此提高我校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5.有计划聘请国内外专家来讲座,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养成良好的学术氛围。组织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有计划安排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和发表学术论文,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

公共

必修课

X0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考试

X00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2

考试

X000004

第一外国语

96

3

1-2

考试

X000005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9

0.5

2

考查

一级

学科

必修课

X010301

学科前沿专题

18

1

1

考查

X010302

高等食品生物化学

36

2

1

考试

X010303

食品工程新技术

28

1.5

2

考试

X010304

图谱解析

28

1.5

2

考试

X010305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28

1.5

1

考试

二级学科必修课

X020306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原理与方法

36

2

2

考试

6

学分

X020307

食品酶学与酶制剂工程

36

2

2

考试

X020308

代谢工程

36

2

2

考试

X020309

谷物加工过程基础理论与设备

36

2

2

考试

X020310

大豆深加工理论与应用

36

2

2

考试

X020311

变性淀粉

36

2

2

考试

X020312

现代食品加工与保藏

36

2

2

考试

X020313

农副产品综合利用

36

2

2

考试

X020314

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

36

2

2

考试

非学位课

专业

选修课

X030315

专业外语

36

2

2

考查

限选

X030316

高等食品化学

28

1.5

2

考查

7.5学分

X030317

食品无损检测

28

1.5

2

考查

X030318

合成生物学

28

1.5

1

考查

X030319

生化工程

28

1.5

1

考查

X030320

食品生物学实验技术

28

1.5

1

考查

X030321

食品物性学

28

1.5

1

考查

X030322

现代食品分离技术

28

1.5

1

考查

X030323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

28

1.5

1

考查

X030324

油脂精炼与加工

28

1.5

1

考查

X030325

自由基理论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28

1.5

2

考查

X030326

活性成分与功能性食品

28

1.5

2

考查

X030327

食品安全与评价

28

1.5

2

考查

X030328

现代食品分析新技术

28

1.5

2

考查

X030329

天然产物提取与应用

28

1.5

2

考查

X030330

英语(二外)

48

0

2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X040001

文献检索与数据库利用

9

0.5

2

考查

必修环节

X050001

文献阅读综述与开题报告

1

1-3

考查

X050002

中期考核

0

4

考查

X050003

学术活动

1

1-5

考查

2.教学方式

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遵循以学生为主、灵活多样的原则,把课堂讲授、交流讨论、试验结果分析等有机结合,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方式,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和专题式等教学方式。

3.考核方式

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重在考察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位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4.补修课程

对于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需补修本科相应专业学科基础课,具体课程为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检验与分析、谷物科学原理。补修课程不单独设课,不计学分,参加本科生课程考试,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者不允许进行硕士论文开题。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是各学科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的具体体现。应引导硕士生选择食品科学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三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省部级基金项目、高科技开发研究项目接轨。论文应接触学科前沿,其基本观点、预期研究结论或成果,应在学术上和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论文题目确定后,由学科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拟订和修订论文研究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提交阶段性报告,并取得导师或指导小组的帮助。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硕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论文还应反映作者查阅的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的本领域科学动态,并能对本课题范围内的重要文献有全面的评述。

2.硕士研究生应用不少于一年的时间从事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

3.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研究学术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接受答辩。撰写格式,一般包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或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中、英文对照表格和图的说明),结论和讨论,参考文献,附录,索引,英文摘要,致谢等。

4.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在该领域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如创建新理论、新概念,建立新方法、新技术等。对理论和应用的创造性成果应做出详细阐述。

5.学位论文提交的时间:硕士研究生一般在正式答辩30天之前,必须向本学科的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部提交正式论文。

6.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八、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前沿的国内外文献25篇以上,其中至少8篇外文学术文章,并写出不少于4000字的中外文文献综述报告,由研究生导师审阅并组织考核。

阅读文献与书目:

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生物工程学报

7、生物工程进展                  8、微生物学报

9、工业微生物                    10、食品科技

11、食品工业                     12、营养学报

13、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14、食品生物技术

15、中国乳品工业                 16FoodScience            

17Journal of Food ProcessEngineering 18. FoodManufacture              

19FoodChemistry               20Cereal Food World  

21FoodMicrobiol               22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3Food biotechnology           24New Food Industry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8个月。 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

2.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初须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等。

3.学术活动

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3次以上由导师安排的学术交流活动,单独作公开的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均要求写出500-1000字的书面报告或总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在申请论文答辩时一并交学院。同时学科组织5人以上小组对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报告情况给与评定,视完成情况给分,作为必修环节的成绩。

九、其他要求

在学习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二作者,并以长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含录用通知)或国际会议(须被检索)上公开发表与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否则不准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十、本培养方案自2014级研究生开始施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