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
学院名称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位点名称 农业
学位点代码 0951
长春大学研究生院制
2021年 6 月 10 日
研究生培养方案编制说明
1、本方案要求按照规定模板编制。
2、方案(电子版)内说明性文字编制完成后应删除。
3、本方案要求以院(部)为单位打印,左侧装订,一式二份,学院一份,研究生院一份。
1、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农业领域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5135)
一、学科简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依托于我校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中心从 1996年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农产品深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在食品加工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科奠基人李荣和教授,2001 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科于2013 年获批为学术型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17 年获批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还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专业。
学科历经多年建设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协作精神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任教师31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 22人,占 71.0%),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吉林省管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
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食品生物技术,形成了稳定、特色鲜明的4个研究方向。近5年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5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6篇),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学科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省内同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目前在大豆功能因子连续提取技术、大豆功效成分提取、节能减排和功效成分修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报告显示,我院科研成果“用于生产大豆低聚肽粉、高染料木苷含量大豆异黄酮等10种产品”,按转化合同金额排序,我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5,合同金额达到13500万元。
拥有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推广中心 1 个国家级平台,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农产品深加工吉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大豆加工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等 3 个省级科研平台,仪器设备总值 3000 余万元。
二、培养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产品原料安全生产、贮运与物流,食品工艺过程、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及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技能和技术推广技能,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产品、食品加工方面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培养具有坚实的食品加工与安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4. 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研究方向
1.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主要研究农产品加工工程,吉林省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新技术,长白山特色资源加工、贮藏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功能食品开发,发酵工程。
2. 食品安全检测
主要研究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食品中化学性的污染和危害,食品添加剂检测新技术。
四、学制与最长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础学制为2-3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休学创业)为5年,研究生应在我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因客观原因未能如期完成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一般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具体参见《长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
五、培养方式
1.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2. 依托学校、行业组织、企业或科研院所,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3.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产教育人机制,强调专业实践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培养环节三部分组成,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5.5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8.5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6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为半年。一般硕士研究生完成16学时课程学习量,考核合格可获得1学分。(具体的课程设置见下表)
(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日制)
类 别 |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必修课程
|
00000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考试 |
|
|
0000000002 |
第一外国语 |
64 |
3 |
1 |
考试 |
|
|
0000000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考试 |
2选1 |
|
0000000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1 |
考试 |
|
0000000005 |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
8 |
0.5 |
1 |
考查 |
6.5学分 |
|
专业必修课程
|
0309513518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
32 |
2 |
2 |
考试 |
10.5学分 |
|
0309513501 |
食品加工与贮运专题 |
40 |
2.5 |
1 |
考试 |
|
0309513502 |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 |
32 |
2 |
1 |
考试 |
|
0309513503 |
食品安全案例 |
32 |
2 |
1 |
考试 |
|
0309513504 |
食品产业信息与网络技术 |
32 |
2 |
1 |
考试 |
|
非 学 位 课 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0000000015 |
劳动教育 |
16 |
1 |
1 |
考查 |
劳育课程 至少选1门 ≥1学分 |
|
0000000016 |
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 |
16 |
1 |
1 |
考查 |
|
0000000017 |
学生劳动教育 |
16 |
1 |
1 |
考查 |
|
0000000018 |
劳动通论 |
16 |
1 |
1 |
考查 |
|
0000000019 |
音乐鉴赏 |
16 |
1 |
1 |
考查 |
美育课程 至少选1门 ≥1学分 |
|
0000000020 |
中华诗词之美 |
16 |
1 |
1 |
考查 |
|
0000000021 |
美术鉴赏 |
16 |
1 |
1 |
考查 |
|
0000000022 |
中国传统文化 |
16 |
1 |
1 |
考查 |
|
0000000023 |
艺术与审美 |
16 |
1 |
1 |
考查 |
|
专业选修课程 |
0309513505 |
食品加工新技术研究进展 |
16 |
1 |
1 |
考查 |
3学分 |
|
0309513506 |
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规划专题 |
16 |
1 |
1 |
考查 |
|
0309513507 |
专业外语 |
16 |
1 |
1 |
考查 |
|
0309513508 |
食品安全风险与评估 |
32 |
2 |
1 |
考查 |
|
0309513509 |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进展 |
32 |
2 |
1 |
考查 |
|
0309513510 |
全产业链农产品生产安全控制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
0309513511 |
农产品现代物流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
0309513512 |
技术与产品研发专题 |
32 |
2 |
1 |
考查 |
|
0309513515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1 |
考查 |
|
0309513516 |
食品物化方法 |
16 |
1 |
1 |
考查 |
|
补修课程 |
0309513513 |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
32 |
|
1-3 |
考查 |
同等学历、跨学科必修,不计学分 |
|
0309513514 |
食品工艺学 |
32 |
|
1-3 |
考查 |
|
培养 环节
|
学术活动 |
1 |
|
|
第6 学期末 登记成绩 |
专业实践 |
6 |
|
|
|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
1 |
|
|
|
中期考核 |
|
|
|
|
学分要求 |
|
应修总学分≥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8 学分,必修环节≥8 学分。 |
2.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研究生教学方式遵循以学生为主、灵活多样的原则,把课堂讲授、交流讨论、实践现场教学等有机结合,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更多地采用案例式、研讨式、启发式和专题式等教学方式。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课程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公共必修课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重点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各门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学位课75分为及格,其它课60分为及格。
3.补修课程
同等学历者、跨学科本科毕业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和《食品工艺学》(至少2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学院教学部门认定的成绩单,成绩³60分,方视为完成该环节。补修课程不计入学分。
4.分流退出机制
进一步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答辩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培养环节全方位全流程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七、培养环节
1.培养计划
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2.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1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的研究任务,了解和学习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研究进展,阅读至少25篇国内外文献,其中至少8篇外文学术文章,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不少于4000 字的文献综述报告,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并组织考核。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工作一般应于第2学期末完成,学位论文应结合专业实践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生产实践等现实问题,必须要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为食品加工新工艺、农产品加工工程与设计、食品工程设计与可行性研究、食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解决食品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开题报告要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实施方案、计划安排和预期成果。
3.中期考核(不计学分)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3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和论文选题等。中期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具体办法按《长春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4.学术活动(1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参加3次以上由导师安排的学术交流活动,或参加学科竞赛1次以上,单独作公开的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均要求写出书面报告或总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在申请论文答辩时一并交学院。经导师审核通过者,记1学分。
5.专业实践
①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与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参与实践的时间不少于半年(第二、三学期进行)。校内实践在第二学期后半学期进行,校内实践的内容结合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实践教学开展,校外实践在第三学期进行,校外实践的内容结合企业的需求以及研究领域方向,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选题、开题和论文研究工作。
② 校内实践期满,需撰写《长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实践报告》(下简称《实践报告》),《实践报告》由学院组织导师分别进行评阅并打分评价。考核评分采用五级分制,该成绩达到或超过及格,
③ 校外专业实践开始前,需撰写《长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下简称《实践计划表》),《实践计划表》由校内、校外导师分别审核后,才可以执行。
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校外实践期满,需撰写《长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表》(下简称《实践考核表》),总字数不少于5千字。《实践考核表》由校内、校外导师分别进行审阅并打分评价。
⑤ 《实践考核表》的考核标准主要依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践单位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取得的成果、对所参与项目的工作业绩、研究成果、对所从事的实践工作体会和总结的深度等进行评分。考核评分采用五级分制,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评分各占校外实践成绩的50%。该成绩达到或超过及格,则取得校外专业实践的4个学分。
八、学位论文
1.学术成果
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至少取得以下实践研究成果之一:发表(或录用)与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学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并以长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需进入实质审查阶段,排前2);参与备案企业标准1项。
2.学位论文及预审
①学位论文着重考查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企业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同时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 方可进行申请答辩。
②研究生从事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时间应不少于一年。学位论文应至少有 2 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行业和产业相关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为确保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研究生在申请论文送审前,必须由指导教师先行审阅,且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资格审查合格后,再送同行专家评阅。
③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研究学术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接受答辩。撰写格式,一般包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中、英文对照表格和图的说明),结论和讨论,参考文献,附录,索引,英文摘要,致谢等。
④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在该领域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如创建新理论、新概念,建立新方法、新技术等。对理论和应用的创造性成果应做出详细阐述。
⑤学位论文提交的时间:一般在正式答辩30天之前,必须向本学科的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提交正式论文。
3.学位论文答辩
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并通过学位论文评阅,可参照《长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修订)》进行答辩。
(1)答辩时应贯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确保质量,公平合理”的原则。
(2)获答辩委员会成员到会人数2/3以上同意时,方可做出通过论文答辩及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决议及学位申请人课程学习成绩、政治表现等进行审核表决且2/3以上委员同意者,做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与会半数以上委员同意,做出授予学位申请人硕士学位的决定,并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3)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讨论且2/3以上答辩委员同意,可在1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1次。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并修满个人培养计划全部学分,达到毕业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具体参照《长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修订)》执行。
十、其他
1.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案后执行。
2.培养方案已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如遇特殊情况确需修订,必修按上述程序审批。
3.本方案适用于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21级开始实行,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
十一、参考书目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方案制定人(签字): 方案审定人或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主管院长(签字 盖章)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盖章):